

《梅杜莎之筏》(Le Radeau de la Méduse)
跟随碧昂斯与杰斯游览卢浮宫

《梅杜莎之筏》(Le Radeau de la Méduse)
西奥多·杰里科(Théodore Géricault)
1818年,法国画家西奥多·杰里科为了在次年举行的巴黎艺术沙龙上脱颖而出,试图找到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绘画主题,最后选定在1816年发生的一次曾轰动一时的海难丑闻。当时,法国国王路易十八为了从英格兰手中夺回塞内加尔,派出一艘名为“梅杜莎”的军舰。指挥官的无能使军舰在途中遇险,由于救生船数量不足,被抛下的150名船员挤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筏上,在海上漂流了很久,饥饿之下不惜吃掉死去的同伴。最后,只有十人生还。杰里科像记者一样认真采访了幸存者,又像科学家一样仔细研究从医院借来的截肢,绘制了许多素描草图。在次年举行的艺术沙龙上,这幅油画同样引起轰动,褒贬不一,最终获得广泛认可,跻身于第一批浪漫主义伟大杰作之列。
一幅反对奴隶制的画作?
杰里科的这幅杰作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。画家以通常用于展现古代英雄的手法和篇幅,描绘了无名的失事船员,并遵循古典美学标准,用传统裸体素描的创作方法,展现理想化的人体,包括死尸。在金字塔造型的构图中,人们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个制高点所吸引:一名黑人男子正在向远方挥舞着一块布,似乎看到了获救的希望。在十九世纪初,废除奴隶制是一个热门话题。杰里科笔下的这个细节绝非偶然。
